老人跌倒要当心

发布时间:2023-10-29     浏览次数:73946

       跌倒已成为我国 65 岁以上老年人因伤致死的首位原因。六七十岁的老年人,常常伴有腿部肌肉流失、大脑认知功能和平衡能力下降、心血管意外及关节老化等问题,这些都是他们跌倒的因素。如果自身还存在骨质疏松,就会给日常生活带来更多不便,甚至会造成严重后果。

一、引起跌倒的原因

       1、生理因素:①随着年龄的增加,跌倒的发生率增加;②老年人运动系统功能下降,运动、感觉、反应速度、分析判断能力降低,容易发生跌倒。

       2、疾病因素:①神经系统疾病:常见的有帕金森病、老年痴呆及脑卒中;②运动系统疾病:常见的有严重的关节炎,肌力减退,骨质疏松等;③循环系统疾病:如心律失常性晕厥、血压过高或过低、症状性低血压等;④五官功能缺损:老年人视听觉功能减退,增加跌倒机率。

       3、环境因素:是引起老年人跌倒的重要因素,老人跌倒多发生在卧室,门口、浴室、厨房、楼梯等地方;乱放的杂物、不平、湿滑的路面和照明不足是公共场所跌倒最常见的原因。

       4、药物因素:服用多种老年常用药物也会增加跌倒的发生几率。如:镇静药、扩血管降压药、利尿剂、泻药、解热镇痛药、降糖药和化疗药等。

       5、其他因素:如穿着过长的衣裤,穿不合适的鞋子或鞋底不防滑,都是跌倒的相关因素。

、正确跌倒姿势

       推荐:用手撑地,损伤的往往是腕关节,顶多导致尺/桡骨远端骨折,这种骨折不需要长期卧床,且康复训练易做,不会发生致命的并发症。

       不推荐:臀部着地,易导致股骨头骨折、腰椎压缩性骨折、髋关节骨折。这种骨折需长期卧床,易导致肺炎、褥疮、深静脉血栓等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。

三、跌倒后处理

       ① 评估受伤情况

       摔倒后,不要贸然起身,以免造成其他伤害。正确的做法是,缓解紧张情绪,保持镇静。然后可以通过慢慢移动自己的腿脚、胳膊手掌,判断自己是否有疼痛和受伤的状况。

       ②发现自己没有受伤:可以选择缓慢爬起来

图1:爬起来时,要自上而下地爬起。首先先抬起头部,缓缓翻转身体,直至转为爬行姿势。

图2:双手均匀发力,用肘部和膝盖做支撑,爬到一个坚固的支撑物之前,如椅子或墙面

图3:爬到支撑物之前,不要着急站起来,可以缓一缓,然后其中一只手放在椅子上,然后再把另外一只手放在椅子上。

图4:用椅子或其他支撑物,撑住自己的身体,一只腿保持跪姿,另一只腿保持起立的姿势。

图5:双手撑住椅子,然后双腿发力,缓缓地站起来并转动身体。

图6:转身后,坐在椅子上,缓个几分钟再做其他事情。

四、老人跌倒后家人如何应对?

       老人跌倒后不要马上去扶,如果是脑血管病患者,摔倒后马上扶,可能加重出血或缺氧;摔倒后骨折,马上扶可能造成关节脱位;摔到头部,意识不清,盲目扶可能危及生命;摔倒如果有脊柱损伤,扶起来可能造成二次伤害。因此,应当根据以下情况,来进行处理,同时拨打急救电话。

      1、如老人已经出现意识不清的情况,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,不要轻易搬动老人,如果老人摔倒的地方必须要搬动,有条件的可采用担架,无条的,如果需要搬运伤者一定要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搬运,应用正确的搬运方法,搬运动作要轻巧、安全,避免不必要的震动,防止造成二次伤害。如果怀疑颈、胸、腰椎损伤,必须三人以上同时搬运,保持伤者的脊柱的轴线水平,以防止受伤的脊柱发生错位。如担心老人着凉等,可找一些轻质衣物、薄被进行保暖。

       2、如有外伤、出血,立即止血(伤口处放置无菌纱布,用手指或手掌压迫在近心端的压迫点上,压迫力度适中,以伤口不出血为准。压迫时间为10-15分钟)、包扎(用医用绷带或者三角巾包扎,紧急情况下可用替代品进行包扎,如干净的手帕、毛巾、衣物、围巾等)。如外伤出血严重不能判断是否骨折的情况,请尽量不要移动老人。

       3、如老人出现呕吐,将头偏向一侧,并清理口、鼻腔呕吐物,保证呼吸通畅,防止窒息。

       4、如老人出现抽搐等情况,应当移至平整软地面或身体下垫软物,防止磕碰、擦伤。必要时牙间垫较硬物,防止舌咬伤,不要硬掰抽搐肢体,防止肌肉、骨骼损伤。

       5、如老人呼吸、心跳停止,应立刻拨打急救电话,呼叫救护车,并在专业人士指导下立即进行抢救。

       总而言之,摔倒并不是一件小事。多了解一些应对方式,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由于缺乏相关知识而导致摔倒后的二次受伤。掌握这些方法,做个“不倒翁”。